腾讯借微信定制支付杀入阿里 的大本营,马云自然不甘心,祭出来往直攻微信。各种攻关战、口水战横飞,从产品角度来看,落后2年的来往能否干过微信?我看悬。 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推出,目前已有6亿用户。 2013年9月23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移动好友互动平台 “来往”,这也是阿里巴巴新成立网络通讯事业部后,首个对外正式亮相的集团核心级项目,目前已有千万级用户。 时间落后2年多,外加上阿里巴巴在社交产品领域的落后基因,“来往”是否真能实现“愚公移山”?从阿里巴巴历史发展看,B2B、淘宝、支付宝、天猫等, 每个产品都具有较强创新,所以马云不可能真像“愚公”一样来做个类似“微信”的产品然后死磕。那么“来往”和“微信”从产品角度的差异有哪些? 社交的玩法很多样,目前“微信”有几大核心模块:个人社交通讯录、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平台,而“来往”几大核心模块为:个人社交通讯录、来往群、好友 分享、公众平台、扎堆。 从字眼上看“来往”与“微信”貌似一样,无非增加个扎堆这样类BBS模块。但如果我们详细评测“来往”,就会发现与“微信”完全不一样,即所谓形似神不 似:
1、 公众平台:“来往”个人用户将其所关注“来往”公众号的图文内容转发到“好友分享”,好友可点击查看图文内容,但无法直接关注此公众号,意味着大部分来往 公众号,即使有很好的内容,也无法通过转发获取订阅,而在“微信”则可直接关注; 另外“来往”做个公众号推荐榜,供用户选择关注,上榜的公众号能快速获得大量粉丝,目前主要推荐较多专业媒体和知名人士的公众号,“微信”目前无此功 能。
2、 扎堆:扎堆是“来往”特有模块,类似BBS或贴吧,堆主可选择将内容置顶;扎堆同样具有推荐榜,登上推荐榜即可快速扩大扎堆规模。
3、 好友分享:“来往”个人用户可直接转载好友发在好友分享里的信息,且转载后会保留其好友的个人信息,这就提供类微博的营销模式。而在“微信”上,不能直接转发好友发在朋友圈的信息,带有较强的封闭性。
4、 个人社交通讯录:“来往”个人用户加入扎堆,可查看到扎堆内其他堆友个人信息,并可申请加为好友,因此“来往”个人用户具有充分的好友来源,其开放性很 强,私密性将被稀释,而“微信”则不提供类似的通道。 根据上述各模块功能分析可以看出“来往”有三大核心点: 1、平台掌控言论 公众平台和扎堆实际是一个社交生态系统的核心言论机构“喉舌”,“来往”公众号内容转发不可直接关注,即限制普通公众号的影响力,普通公众号则沦为附属 于个人社交通讯录的模块,普通公众号仅供好友来关注。“来往”提供公众号推荐,目前主要推荐专业媒体和知名人士的公众号,他们成为“来往”生态系统的言论 机构。另外,公众号推荐榜估计后面会启动收费。 因此,“来往”具有较强的言论控制和言论导向,不管是公众号还是扎堆,都通过推荐榜的方式壮大主流媒体、知名人士的话语权和言论影响力,弱化普通人的话 语权,这方面“来往”相对“微信”较有传统色彩。 2、提供营销通道 “来往”个人用户可直接转载好友发在好友分享里的信息,且转载后会保留其好友的个人信息,这就提供类微博的营销模式,因此“来往”好友分享模块有可能会 成为“来往”营销的主战场。 3、开放性社交 “来往”个人用户具有充分的好友来源,其开放性很强,私密性将被稀释,这点类似微博,在微博上可以根据需要搜索到目标人,并申请加为好友。 如果分析“微信”也可得出“微信”具有三大核心点:
1、平台开发言论
在“微信”体系内,只要某公众号有好的内容,即可通过不断被转发获取更多的订阅,增加公众号的影响力。“微信”不提供推荐榜,提倡平等的言论。
2、 限制营销 在“微信”上,用户不能直接转发好友发在朋友圈的信息,带有较强的封闭性。即使现在大量微信营销从业者想各种办法玩出营销花样,但始终无法达到微博这样开发性营销的效果,最后仍停留在朋友圈营销、服务和CRM阶段。
3、 私密性社交 文章看到现在,各位应该已看出“来往”仍具强烈的马云竞争风格,马云曾说:“把竞争对手的核心特点列出十条,然后反着来做。”
当然,这仅是竞争策略角度。从产品运营角度看,控制舆论有益于产品安全,规避监管风险,这与中国政府近期对网络大v的打击力度有关。另外从阿里整体战略来 看,开放营销使“来往”可与阿里电商体系融合实现社会化电商战略。 从企业基因来看,腾讯以社交起家,社交始终是腾讯命脉级平台,无之一,“微信”必须严格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保持稳定持续的用户增长和强大粘性;阿里以电 商起家,社交是阿里集团战略级产品,但有之一,且必须与其他战略体系融合。这就是顶层差别,决定“来往”的发展思路必然和“微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