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说,当“微时代”来临,信息传播也开始发生巨变。政府机构通过新媒体平台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公布,不仅为政府政务信息的发布打开了新的维度,还让信息更加透明化。他指出,政务微信在国家推广政务信息公开发挥积极、正面作用的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作为清华及北大总裁班网络营销授课专家、腾讯智慧营销研究院资深专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刘东明老师从2012初就开始研究微信营销的商业模型。他说:“如果说微博更偏向公开发布信息的媒体性质,那么微信则更偏向封闭式交流的沟通性质,在内容展示上并无优势,但胜在沟通的深度和渗透率。与政务微博相比,政务微信具有私密性更强、点对点传播更为高效精准、综合运用全媒体手段等优势。随着腾讯安全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加强改进用户体验和隐私保护进程的推进,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新渠道、新平台、新手段、新舞台作用,成为政通人和的新亮点。”
从数据上看,截至2013年11月,经认证的微信公众账号超5万个,而政务微信总数超3000个,约占认证公众账号的6%。与15万的政务微博总量相比,政务微信方兴未艾。政务微信的服务性日趋凸显,服务性较强的公安类政务微信如“广州公安”,推出了快撤理赔、路况查询、交管业务办理、查询业务办理进度、预约出入境和户政业务办理、办理港澳通行证再次签注等功能;服务性较强的电力类政务微信如“深圳供电”,推出了电费查询、快速缴费、电价查询、便民指南等功能。在微信支付方面,政务微信可充分打通支付渠道,为百姓提供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共事业缴费或缴纳违章罚款等便民服务。在微信应急、微信问政等方面也将大有作为。此外,将来在全国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建成基础上,政务微信还可应用于查询社保、住房公积金、出国签证办理情况等信息,或者在公安部门办案过程中通过微信提供案件线索、形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
刘东明老师对记者说,政务微信关键在于树立政府公信力。只有在公信力的基础上,政务微信才能真正发挥出新媒体积极、正面的作用。只要民众体验到政务微信能够带来便捷的生活,那么利用微信打造的服务平台就实现了应有的价值。更关键的是,政务微信还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与政府的互动中,让政府听到老百姓的心声。可以肯定的是,政务微信作为新媒体使用的典范正逐渐撬动“社会舆论新格局”,不少政府部门通过政务微信真正实现了“听”民声、“答”民疑、“解”民忧。
据悉,刘东明老师受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总课题组的邀请,将在5月17日(本周六)作客北大电商总裁班南京课堂,就政务微信如何高效运营的话题作全面解读与深度剖析,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答疑解问。此次课程为期两天,在南京师范大学南山专家楼一楼报告厅举办。除了分享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外,刘东明老师还将在课堂上深入剖析海量微营销实战案例,将微营销的相关内容讲实、讲深、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