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围绕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在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琚李梅在11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通过一系列举措,全省累计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为企业减负1.2亿元,社会组织在服务经济社会大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琚李梅表示,山西省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监管与服务并举”,推动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不断提质增效。在服务管理方面,全面推行“零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和线上年报“零跑动”,实现省、市、县三级社会组织登记“一网通办”。
在发展环境优化方面,山西省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综合监管、联合执法等机制,严把社会组织名称、宗旨、负责人等审核关。同时,持续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清理“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等专项行动,累计取缔非法社会组织161家,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1846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为企业减负1.2亿元,有效净化了社会组织生态。
在服务大局方面,社会组织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稳就业、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琚李梅介绍,全省社会组织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方式向重点地区倾斜资源,并开发岗位2.2万余个,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此外,围绕“一老一小”等群体,社会组织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成为协助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
(记者 王佳)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