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中国红十字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累计公益收入82.83亿元,公益支出78.7亿元,充分发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所属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作用,聚焦主责主业,扎实推进人道救助、应急救护、应急救援,持续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际援助、生命教育,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各界人道力量,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努力推动新时代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恪守“守护生命与健康,红十字救在身边”使命,深耕人道救助、人道服务项目。十年来(2012年至2022年9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投入资金20.7438亿元,救助白血病、先心病患儿73171人,切实缓解了7万多个困难家庭的经济压力,减轻了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总投入20.037亿元,救助患儿70046人,充分体现党对大病患儿等困难特殊群体的关怀和温暖。
十年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还携手13名院士发起设立“院士+博爱基金”,致力于儿科振兴、老年照护、罕见病救助等人道服务供给侧优化。开通“999人道救助热线”,启动“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互联网救助行动”“罕见病关爱行动”“地贫救助行动”等,设立“生命接力基金”,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充分体现人道救助的补充、兜底效应,心梗急救和慢病管理项目直接受益人数突破650万,“红十字天使计划”公益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十年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参与了历次重大灾害救援,切实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扛在肩上,共启动85次“天使之旅”人道救援行动,向灾区一线派出工作团队,调研灾区群众需求,开展救援救助工作。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于2012年启动 “赈济家庭箱”项目,秉承“一箱救灾物资,一户受灾家庭,一周应急生活”的理念,通过标准化的物资采购和完整的发放体系为受灾群众提供专业的援助服务。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不断加强党建,全面推进自身建设,连续获评全国“5A级基金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先后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支部”“四强”党支部等称号,获评“首都文明单位”“中国红十字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车辉)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